陶氏診療院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2
大疫当前论辨证论治的必要性
2020年2月27日

西医对于新型病毒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往往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有很多患者未等到针对这个病毒的有效的药物问世就已经倒下了。而历史悠久的中国大地上,出现过很多次的疫病,中国医学文献有详细的描述、成熟的理论,以及完善的治疗思路和治疗手段。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

中国传统医学对疫病会根据不同病因分别命名对应的名字,如明·龚信《古今医鉴》:“冬应寒而反温,春发温疫;春应温而反凉,夏发燥疫;夏应热而反寒,秋发寒疫;秋应凉而反淫雨,冬发湿疫。”从2020年这次疫病的发病特点和中医的命名规律来看,此次疫病属于“瘟疫”。从西医角度看,每一次疫病的病原体都不尽相同,但中医家却在实践探索中找出了一条以“不变应万变”的防治“思”路,那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对于各种不同的疫病,古代的医家根据中医理论和辨证论治原则分别有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等,但不管何种方法,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辨证论治,必须坚持采用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依据。

从中医典籍论治病求本

中医认为,即使感受同样的病邪,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如咳喘发热等,因患者个体禀赋差异,其疾病的阴阳属性也不尽相同。

这样的论述,古代医家讲了非常多,如《医宗金鉴•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全篇》论及:“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譬诸水火,水盛则火灭,火盛则水耗,物盛从化,理固然也。”意为不同体质的患者,即使是同样的病邪,相同的病名,由于病人各自体质的阴阳状态的不同,疾病也会同体质“从化”而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病机,故治疗方案也因人而异。

钱天来《伤寒溯源集》中论及:“盖仲景以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仍然需要通过病邪作用于不同体质的人之后的反应来诊断和辨证治疗。

《医宗金鉴》又论及:“瘟疫一证,乃天地之厉气流行,沿门阖户,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盖邪气自口鼻而入,故传染之速迅如风火,但毒有在表在里在阴在阳之分,其或发或攻或清,当因春风夏热秋凉冬寒之四时各异,随人虚实,量乎轻重以施治也。”

古本《伤寒杂病论》中论及:“霍乱证有虚实,因其人本有虚实,证随本变故也。”讲的就是虽然都是霍乱病,但是感受疾病的人体质本来就有虚实之分,所以疾病的病性就会根据患者的禀赋而异。其实所有疾病皆是如此,切不可先入为主,因为“证随本变”。

致病邪气为外因,人体体质为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转换成中医的语言,就是《黄帝内经》所言“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

治病应三因制宜切忌“一刀切”

疾病从出现到爆发至今,经历了若干个节气,比如小寒、大寒、立春、雨水节气等。不同节气时令,其气候、物候等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其治疗也应随天时变化而变化。

疾病在传播的过程中,流散至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其环境亦各不相同,治疗也应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

总之天有寒暑,昼夜之分,地有温凉,高下不同;物有刚柔,属性亦异;人有勇怯,强羸之别;怎么能够不细审祥分呢。

凡此种种,皆表明,中医对于该病的防治,务必要重视强调辨证论治。因此在疫情防治中,切勿背离中医的规律,一定要根据客观事实,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在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正邪盛衰的程度、寒热虚实的变化,以及表里部位的不同,及时调整治疗方药,严格遵循中医自身规律,运用中医思维,坚持辨证论治。

切记中医用药的目的不是直接抗病毒的,而是用于纠正当时下人体失衡的状态的,人体失衡的状态恢复平衡就是疾病的痊愈。

https://mp.weixin.qq.com/s/hDspe5PlqDETHuyWTMBC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