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診療院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5
《聊天》- 歌、科学与佛法(之四)《西方三圣》演万象无差 瞿小松著
歌曲《西方三圣》,音乐与歌词:瞿小松;男声独唱:瞿小松;低音吟唱:乔美仁波切;阮:冯满天;MIDI制作:文海云;混录:周晓明。

歌词第一段

(六字真言- 观音菩萨心咒)

Om Ma Ni Pad Me Hong

……

歌词第二段

Om A Hong

(阿弥陀佛心咒)

Om A Me De Wa Shi

(金刚手大势至菩萨心咒)

Om Ban Zha Ba Na Hong Hong Pe

Om A Me De Wa Shi

Om A Hong

啊 —— 耶 ——


高山大地

森林草原

江河湖海

蓝天白云


Om A Hong

歌词第三段

(观音菩萨心咒)

Om Ma Ni Pad Me Hong

……

Om A Hong

一,“三圣”之“西”

佛家称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金刚手大势至菩萨为“西方三圣”。

此“西”,非“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分别之“西”,非地球文化地理概念之“西”。

此“西”,不在地球上。

《佛说阿弥陀经》里头,释迦牟尼佛如是宣讲:

“从是以西,过十亿佛土,有世界名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佛土,也称净土,是佛陀们教化阿罗汉与大菩萨的能量场。每一个这样的能量场,覆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呢?

以此,我们不妨重温“《一颗心》话说宇宙轮回”的有关描述:

“‘世界’的概念,指有限的时空组合。而‘三千大千世界’,讲的是宇宙时空结构。

三千大千世界,包含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内含三种‘千世界’,所以称‘三千大千世界’。

一个小千世界,由一千个‘小世界’构成。

‘小世界’的基本结构,必需具备‘一日、一月’。以现代科学的观念比拟,一个‘小世界’,相当于一个‘太阳系’。也就是说,一个‘小千世界’,由一千个太阳系构成。换个说法,一个小千世界里,有一千个以恒星为中心有行星环绕的、类似太阳系的小星系。

一个中千世界,由一千个这样的‘小千世界’构成。

一个大千世界,由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

嚯!仅仅单个的“三千大千世界”之伟巨,已然远远超越“东方文明”、“西方文明”的小脑袋格局所能构想。

而“西方极乐净土”,以地球为起点,无垠的宇宙太虚之中,有十亿个三千大千世界的距离!

“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地球文化地理概念与视野,何其狭小!

二, 悲、智无差

中国汉地,在所有佛陀和大菩萨当中,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如果说“知名度”最高,恐怕少有异议。

有所感赞,信众双手合十口念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面临危难,善男信女急切祈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保佑”,此情此景,司空见惯。

藏区,在佛法温润性灵的雪域藏区,男女老幼都会的、流行最广的佛菩萨心咒,估计非“六字真言”莫属。

究其缘由,想来有二:

其一,阿弥陀佛的净土,一般信众不必是得道高人,不必等到修成大罗汉或大菩萨才能进入。慈悲洞察众生之苦、之难的阿弥陀佛,特意“降低门槛”,不论男女不论贫富不论愚智不论尊卑,只须遵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诸佛教导,诚心、净心,专注持诵阿弥陀佛名号或心咒,临终时刻,佛阿弥陀必将践行之前的承诺,携大菩萨众亲临迎往极乐净土,与菩萨罗汉为伴,不复生老病死之苦、不复得失希惧之忧,单纯专志于喜乐无扰的修行。

其二,汉、藏信众广泛崇敬的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久远以前曾经发一大愿:度不尽众生,誓不成佛!

成佛,是大乘佛家修行的“最高理想”、“终极目标”。

“虚空有多大,众生的数量就有多大。”依照佛法里头这个说法的表面逻辑揣度,观音菩萨之成佛,遥遥无期。

“虚空”,就是无垠太空。度尽遍满无垠太空的所有众生,令所有众生解脱无余,难,难,难!其难上之难,超乎想象!以此我们不难体会,观音菩萨慈悲的宇宙大愿,大愿的宇宙慈悲,何其宏、何其广!

所以,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合称四大菩萨的观音菩萨,在大乘佛教中象征慈悲。

佛法的慈悲,是大智慧的大慈悲,是大慈悲的大智慧。

五方佛中,阿弥陀佛象征五种佛智之一的“妙观察智”;而浓缩“显空无别”究竟佛智的《般若心经》,宣讲者是观音菩萨。

佛法的智慧,是大慈悲的大智慧,是大智慧的大慈悲。

大智慧的大慈悲,令众生深感安全、信赖和依祜。

事实上,如同“四大菩萨”之类的诸大菩萨,已经是佛的境界。不取佛果,唯独因为直接面对众生的具体慈悲。这在佛家的经论中,有明确记载。

西方三圣之另一圣 —— 无异于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大菩萨的金刚手大势至菩萨,《观无量寿经》有言简述: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大势至。”

所谓“三涂”,指的是轮回六道众生中“畜生道(飞禽走兽鱼虾虫蚁)”、“饿鬼道”、“地狱道”之“下三道”。

金刚手大势至菩萨以其大慈悲心帮助众生脱离“三涂”,是以超越的智慧之光普照启迪,令其自得无上智慧力而自我超越,以备进入了无“下三道”的极乐净土。


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金刚手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以大慈悲的大智慧、大智慧的大慈悲,导引救助众生步向究竟解脱,无相“演示”慈悲与智慧无二无差。

三, 东、西无差

仰望星空,俯瞰大地,观太虚而兴叹:“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地球文化地理概念与视野,何其狭小!

所以兴叹,盖因有体。

有体,基于“我”,基于体,就有东有西、有上有下、有尊有卑、有大有小。

有体,囿于体,困于体,因“我”而分离,就有了距离。

西方三圣,显像为“三”,而慈悲的智慧,智慧的慈悲,非物非体,非“我”非“无我”,非一非二非三,连通太虚无异无差。

非物、非体、非“我”,连通太虚,距离与方位失去意义,因慈悲与智慧,因佛性的潜在本质,我们与西方三圣无异无差。

“就像虚空里有空气,空气里有水分,大气里有阳光。

万物因空气水分阳光滋养得生,而空气、水分、阳光,却根本没有‘滋养万物’的意念。”

毫无“慈悲”意念的无相慈悲,是真实的纯粹能量,是宇宙创造性元能。

它,非南非北非东非西、非上非下非大非小、非圣非凡非尊非卑;即南即北即东即西、即上即下即大即小、即圣即凡即尊即卑,进入体,渗透体,却不因体而拘、而异。

慈悲的智慧,智慧的慈悲,西方三圣演“凡圣等一”,东、西无差。

“斗转星移,一切在‘空’中衍化。

而浩瀚寰宇中这一切巨、细衍化,无始无终,无意无念,向虚空所有方向,恒久播散无形无声的宇宙信息 ……

老子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言下,太虚之讯,为‘一’,诞生于万物之‘母’的‘道’之‘子’:‘一’。

《圣经新约》有言:‘太初有词。’(英文版)

《新约》言下,太初之讯为‘词’。

这个‘词’,不妨理解为信息、符号、密码。


佛法的表达,虚空之‘讯’,乃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如来藏’…… ”

四, 非体即体

《楞严经》里头,佛陀释迦牟尼如是开示如来藏:

“如来藏本妙圆心: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火、非风;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非无明、非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布施)、非尸罗(持戒)、非毗梨耶(安忍)、非忏提(精进)、非禅那(禅定)、非般若(智慧),非波罗密多(到彼岸);如是乃至非怛(da)闼(ta)阿竭(如来)、非阿罗诃(应供:接受天人供养),非三耶三菩(无上菩提),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以是俱,非世、非出世。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火、即风;即眼、耳、鼻、舌、身、意,即色、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即无明、即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布施)、即尸罗(持戒)、即毗梨耶(安忍)、即忏提(精进)、即禅那(禅定)、即般若(智慧),即波罗密多(到彼岸);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如来)、即阿罗诃(应供),即三耶三菩(无上菩提),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以是俱,即世、即出世。”


其一, 究竟层面 —— 非二元


如来藏、如来藏本妙圆心,超越感官、非感官,超越现象、非现象,超越概念、非概念,以至于非“佛法”!


它,“非心”,非“我”非概念、非二元,非感官非情绪非情感。

“非空”,非虚无,非“空”非“不空”。

“非地、非水、非火、非风”,非物质固态与液态,非热能热度、非流动的气息,非“四大”。

“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

非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大脑”,非“内六根”;非颜色形状、非音声非香臭、非甜酸苦辣、非软硬冷暖、非思维对境,非“外六境”;非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非“中六识”。

“非明、非无明,非无明尽”,“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清明、非蒙昧、非觉悟,非轮回、非解脱。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轮回之中无可避免的生理病痛与心理烦恼;非生理病痛与心理烦恼之“苦”因;非离“苦”的意愿,非断除、熄灭苦与苦因的决心;非因洞察“苦”而揭示的修行方法。非“四真谛”。

“非智、非得”,非智慧,非证悟。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忏提、非禅那、非般若,非波罗密多”,非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非“六波罗蜜”;非此非彼、非从“此岸”“到彼岸”。

“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如来”、“应供”、“正遍知”、“世尊”等等,佛陀“十号”。如来藏,非“佛”非“十号”。

“非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无上正等正觉”,非“大涅槃”。

“非常、非乐、非我、非净”:非因证悟空性而至之心智澄澈与笃定;非因此而生的“法喜”;非安融于法性而“随缘不动、不动随缘”的自主;非降伏烦恼障与智障的清明自在。

“非世、非出世”,非凡非圣,非世俗非超拔。


“如来藏”、“如来藏本妙圆心”,非概念之“概念”,超越一切感官与感官对象、思维与思维对象。

但它并非“在别处”—— “它”,“不是”一切感官与感官对象,却渗透一切感官与感官对象;“不是”一切思维与思维对象,却渗透一切思维与思维对象。


“空性无形,因色(现象)显发。”(《楞严经》)


其二, 圆满层面 —— 非二元、即二元


洞察二元、通晓二元,超越二元,从超越回返二元。

洞察世间、通晓世间,超越世间,从超越回返世间。

如来藏,“如来藏元明心妙”,即感官、即感官对象,即现象、即概念,即显现与空性无异无差的完整佛法!


如来藏,如来藏元明心妙:

不是“心”,却渗透心,就在心,就是心。

不是“空”,却渗透空,就在空,就是空。

不是“地、水、火、风”,却渗透地、水、火、风,就在地、水、火、风。

不是“内六根”,却渗透内六根,就在内六根。不是“外六境”,却渗透外六境,就在外六境。不是“中六识”,却渗透中六识,就在中六识。

不是“明、无明、无明尽”,却渗透明、无明、无明尽,就在明、无明、无明尽。

不是“老、死、老死尽”,却渗透老、死、老死尽,就在老、死、老死尽。

如来藏,如来藏元明心妙,于“明”与“无明尽”不增,于“无明”不减;于“老死尽”不增,于“老”与“死”不减。


如来藏,如来藏元明心妙:

不是“苦、集、灭、道”,却渗透苦、集、灭、道,就在苦、集、灭、道。

不是“智”、不是“得”,却渗透智慧渗透证悟,就在智慧就在证悟。

不是“六度”,却渗透六度,就在六度。

如来藏,如来藏元明心妙,于“彼岸”不增,于“此岸”不减;于“涅槃”不增,于“轮回”不减。

它不是“佛陀十号”不是“佛”,却渗透佛陀十号渗透佛,就在佛陀十号就在佛,就是佛陀十号就是佛。

不是“无上菩提”,却渗透无上菩提,就在无上菩提,就是无上菩提。

不是“大涅槃”,却渗透大涅槃,就在大涅槃,就是大涅槃。

不是“常、乐、我、净”,却渗透常、乐、我、净,就在常、乐、我、净。

如来藏,如来藏元明心妙,于“常、乐、我、净”不增,于“无常、苦、非我(不自主)、垢染”不减。


如来藏,如来藏元明心妙,不是“俗世”,却渗透俗世,就在俗世间;不是“出世”,却渗透出世,就在出世间。

如来藏,如来藏元明心妙,于超世之“圣”不增,于世俗之“凡”不减。


以此,不妨一览世俗凡间:

眼识与意识相合,作用于眼根,人类有了绘画、书法、雕塑、建筑之类的视觉艺术,等等以及其它。

耳识与意识相合,作用于耳根,人类有了音乐、诗诵等等以及其它。

鼻识与意识相合,作用于鼻根,人类有了遮掩体臭的香水,有了礼佛清心的梵香,等等以及其它。

舌识与意识相合,作用于舌根,人类有了美味的烹调,有了品尝百草的良药,等等以及其它。

身识与意识相合,作用于身根,人类有了遮风避雨的房屋与可体的衣衫,有了旨在训练身体的“体育运动”、“健身运动”,有了“养气修真”之类的内身修炼,等等以及其它。

意识本身的运作,作用于意根,人类有了文学、哲学、医学、科学等等抽象与实用的探索与实施,有了诸多灵修传承,等等以及其它。


“内六根”,“外六境”,“中六识”,无不深藏悟道契机。

各行各业的行家,素有菩萨化现其中。

《楞严经》因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而启,佛陀随机开示阿难与后世行者: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

“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迷也六根,悟也六根。见、闻、觉、知,莫非如来藏!

为深入启迪阿难与后世行者,诸大罗汉与菩萨众应佛陀之请,各呈悟道机缘:

比如以眼根悟道的女尼“沙陀”,明见所有眼见之颜色、形体、形状与现象“终归虚空”,以此而悟显现与空性无异无二。

比如以耳根悟道的“五比丘”(释迦牟尼佛成道初始的传法对象),“静听佛陀之音,得悟四谛”;

比如观音菩萨实施的“观音法门”:彻悟一切所听之音声,与能听之耳根非“彼”非“此”、非“出”非“入”,彻悟音声与耳根皆空,以此而悟音与寂无二、声与空无二,以至所有现象与空性无异无二。

比如以鼻根悟道而证阿罗汉的“香严童子”,见人焚香,因悟其香气“去无所著,来无所从 …… 尘气倏灭,妙香迷圆”。

比如以舌根悟道的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

比如以身根悟道的“跋陀婆罗”,于洗浴过程之中,“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 …… 妙触宣明,成佛子住”。

比如以意根悟道的大迦叶,“观世间六尘(外六境)变坏(衰毁),唯以空寂,修于灭尽 …… 以空法成阿罗汉”。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迷与悟,皆在六根。

见、闻、觉、知,莫非如来藏!

宇宙万象,莫非如来藏!

如来藏,如来藏本妙圆心,于“西方三圣”及所有佛陀与大菩萨不增,于我们“芸芸众生”与宇宙万象不减。

差别在于,西方三圣、所有佛陀、所有大菩萨,已经圆证自心空性与宇宙万象空性,通晓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现象与本质,抵达与虚空无二的彻底自由,与宇宙能量圆融无异。我们“芸芸众生”,因不明本性,依然流浪于轮回;我们“芸芸众生”,有待完整认证本性、回归并圆融于宇宙本元;我们“芸芸众生”,个个是“待觉的佛”!

五, 万象无差

《西方三圣》的歌词,以阿弥陀佛心咒、观音菩萨心咒、金刚手大势至菩萨心咒为主体。

心咒声波不一,而慈悲的智慧,智慧的慈悲,却无异无差。

咒是超越语言系统的声音精髓。此处所谓“语言系统”,不单指汉语、藏语、英语法语德语等等人类语言系统。咒是非概念的纯粹声波,它所携带的超概念信息,能够超越人语、兽语、鸟语、虫语等等系统障碍而被感知。而佛与菩萨的心咒,是大慈悲之大智慧与大智慧之大慈悲的结晶,它自然播散有益于众生的至善信息与能量,令众生感受到纯然无害的非暴力,感受到超语的安抚与无言的启迪。

心咒之外,另有四句汉语歌词:


高山大地

森林草原

江河湖海

蓝天白云

Om A Hong

见、闻、觉、知,莫非如来藏!宇宙万象,莫非如来藏!

高山大地走兽飞禽,江河湖海鲸豚鱼虾,森林草原虫蚁牛马,蓝天白云日月星辰,无一不是如来藏、无一不是如来藏本妙圆心,无一不是西方三圣之心、所有佛菩萨之心与我们“芸芸众生”之心!

如来藏即心,心即如来藏。

万象即心,心即万象。

善待宇宙万象,善待心,我们自利。

侵害万象任何一物,损伤心,我们自残。

对宇宙万象任何一物的所作所为,作用于我们自身。

因为我们自身,就是宇宙万象。

Om - A - Hong!

“嗡阿吽”,是所有佛与菩萨心咒的总集,称为“种子字”、“金刚诵”。

“金刚诵”,至善声波,凝聚至善信息、传播至善能量。

无量即一,一即无量。

宇宙万象就是嗡阿吽,嗡阿吽就是宇宙万象。

《西方三圣》以阿弥陀佛心咒、观音菩萨心咒、金刚手大势至菩萨心咒与金刚诵,祝福天地万物,祝福宇宙众生。

愿宇宙万象和谐安泰!

愿一切众生终达究竟极乐!

六, 回向

至此,我们经历了“《一颗心》话说宇宙轮回”、“《佛颂》意会自利利他”、“《抬头看》体悟天地无语”、“《西方三圣》演万象无差”。

作为结行,谨以森林行禅二偈,分享以作回向供养:

偈一

(一)

万象浑然无体

太虚漠然无念

本觉清明了知

显现生灭如幻


显现如幻显现

显空原本无别

“佛性”“真如”“法身”

言诠只为方便


有言不碍无言

无形幻化大千

菩萨、佛与众生

同根同体同源

(二)

众生、佛本同根

道歧果异相远

生死无明翻滚

枷锁结在二元


烦恼八万四千

二元无尽生衍

刹那概念消融

非时之空现前


无生无灭非体

非闻非触非见

无佛亦无众生

无界无极无限

(三)

万象浑然无体

虚空漠然无念

无相大慈遍满

悲、空无二周遍


偈二

(一)

即体浑然无体

即念漠然无念

茫茫无智无思

星移斗转如幻


如幻似幻非幻

非幻似幻如幻

老死、无明尽尽

轮、涅虚实参半


法身无身非身

佛与众生同根

非二不一不异

报、化因缘周转

(二)

众生、佛本同根

冰、波无异柔水

生死无明流浪

基光时明时暗


八万四千烦恼

本慧四千八万

自明垢本清净

本元无余尽览


非空亦非不空

非相亦非无相

无证亦无证者

无内无外浑然

(三)

即体浑然无体

即念漠然无念

悠悠天地大慈

寰宇悲、空遍满


感赞顶礼一切众生无始本俱自我觉证之元初觉性!

感赞顶礼一切众生无始本俱之如来智慧德相!

https://mp.weixin.qq.com/s/CetDXzcCDAw-a8Vz_vGT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