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診療院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7
旅日公共卫生学专家谈现阶段在日本应当如何应对新型肺炎
顾艳红 东方新报 3天前

不断扩散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全球关注,疫情面前不仅需要冷静的行动和乐观的态度,更需要科学知识,这样才能避免感染,缓解疫情。大阪医科大学卫生学公共卫生学教室专任讲师顾艳红日前以供稿的形式接受了本报的采访,谈到冠状病毒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生活在日本的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希望这边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的疫情。

顾艳红毕业于中国东南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科,原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现北京世纪坛医院)医师。历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博士后),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成育政策研究部研究员和上级研究员,日本帝京大学医学部和大学院公共卫生学研究科专职讲师等。东京大学国际保健学专业修士学位,东京大学保健学博士学位,日本公共卫生学会认定专家。在日博士专家团成员,参加教育部春晖计划支援西部活动15年以上。

顾艳红

以下是供稿全文:

首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冠状病毒。在日本国内,在我们患的上呼吸道感染之中,平时有10-15%,流行期有约35%的感染源于四种普通的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 (HCoV): 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这四种普通病毒是从60年代起逐渐被发现的,通常在冬季流行,人们一般长到六岁时大多被感染过。感染后,多数症状较轻,但有时会发高烧。除上述四种普通的冠状病毒之外,还有两种由动物传来的有名的病毒,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V)。

冠状病毒有脂质包膜和位于其表面的蛋白,内部包有单链RNA遗传物质,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变异病毒。为什么有的人不发病,有的人症状轻,有的人症状较重呢?这取决于感染成立的三要素,即图1中所示的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带菌者或带病毒者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并入侵新感染者的过程。今年在武汉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肺炎主要是飞沫传播,例如:咳嗽或喷嚏(范围是1-2米)和接触传播(接触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因此,除对2019-nCoV的患者给予治疗外,还要实施隔离,要在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人群抵抗力上下功夫,拆招让感染不能成立。

人体与包括病毒等病原体作斗争的最好方法是预防。人即便感染上了,但体内也还是有一些机制来维持健康的。围绕图1中的三要素,预防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外出时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手纸捂住口鼻,不让飞沫飞散。没有手纸时,用臂弯处衣物遮住口鼻。用消毒液消毒日常用品,换空气通风。保持冷静乐观情绪,不信听谣言,维持心理健康。每天有充足的睡眠等等。

2. 感染后,有抵抗力的健康人体内会启动防御系统,在一周左右会产生应急的抗体,在2-3周后会产生永久识别抗体。但是,2019-nCoV经常改头换面,所以如果病毒基因产生突变变为变异病毒,体内需启动新一轮的防御机制,花2-3周产生新抗体。但是,如果变异后的病毒和原来感染过的病毒长的比较像,变化不大,则发病就比较轻。

3. 疫苗就是把病毒的毒性(感染性)降低后,或者用病毒的某些成分,种到人体里,让体内的防御系统演习并产生抗体。因为流感病毒常常改头换面,所以每年用预测的病毒种类而生产新疫苗,故流感疫苗就要年年打。有时也把抗体称为免疫球蛋白。

另外,在日语里,传染病一词着重于病原体的传播,感染症一词着重于各类病原体(寄生虫、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感染。直至1999年,日本实施的是《传染病预防法》。从1999年起,改为《感染症法》(简称),所以把现行的这个法律翻译成 “传染病法”是不准确的。

Q1. 从目前您掌握的情况来看,您如何评价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于疫情的控制,您持乐观的态度吗?

A. 对于本次的疫情控制,比较有信心而且相信最终疫情能够控制。理由如下。

第一,从人类的历史来看,自从1884年发现了病毒,人类就与各种病毒类疾病进行斗争。例如:天花、日本脑炎、小儿麻痹、甲肝、乙肝及萨斯等等。曾经是不治之症的天花现在已经在地球上灭绝。2000年,小儿麻痹在世界卫生组织管辖的西太平洋地区及欧洲已经灭绝。中国现在对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采取的措施是很坚决的,力度也很大。

第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肺炎的发生,与以往不同,是在SNS信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各种信息传递速度很快,错综复杂,特别是非正式途径的传播,加大了人们的恐惧心理。对策是专业人士的科普宣教工作要加强,设置热线电话等。因为是新型病毒,新的事实也在不断公布,所以专业人士也在不断更新知识和加深认识。

第三,从病毒的人群传染流行过程来看,目前的疫情还要延续一段时间。类似于流感大爆发的过程。上呼吸道感染为大多数,大部分为流感样发病,发展到肺炎的比例少。需要指明的是,各国之所以能够快速诊断并作出反应,这得力于中国对此病毒的基因排列的迅速检测并及时公布。马上能公布病人数是与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病毒基因诊断有关。

Q2. 有人说,“不用恐慌,感染者和未感染者只要任何一方正确佩戴了口罩,就可以完全防护病毒的入侵,在人少的室外甚至不用带口罩”。您同意这样的看法吗?您认为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应当怎样防范?

A. 根据上述感染成立的三个必须条件,就能很好判断,即使人少也要预防万一。由于体位和角度的关系,常常很难判断周围的人是否正确戴了防病毒的口罩。而且在日本稍长时间看一个人是不礼貌的。况且,碰到一个人就要判断对方是否正确戴口罩也是很累的。戴口罩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健康人预防传染,另一种情况有可能是病人戴口罩。所以,我个人推荐外出时戴口罩。

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外出时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手纸捂住口鼻,不让飞沫飞散。没有手纸时,用臂弯处衣物遮住口鼻。用消毒液消毒日常用品,换空气通风。保持冷静乐观情绪,不信听谣言,维持心理健康。每天有充足的睡眠等等。

Q3. “目前这种病毒感染无药可治,一旦感染,只能依靠患者自身免疫力。即便是激素治疗,也只是刺激和强化免疫力。”对于这一说法,可以这样理解吗——一旦感染,其实治不治疗差别不大,所谓治疗不过是在医院隔离起来?

A. 有可能用小剂量激素,因病情而异。是否应用皮质激素,不要自己盲目判断,要听从主治医的指示。激素治疗的目的并不是刺激和强化免疫力。隔离和静养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是否去医院就医,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而定,重症在医院隔离治疗时可以上呼吸机,输氧,改善呼吸功能,测血氧浓度等。不住院的话,这些就做不到。要注意到,没有此病毒的特效药,不等于没有此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不要混同起来。

Q4. 之前有从国内来的游客在接受日本媒体的采访时说,“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会马上去医院的。”从专业的角度讲,这样的考量方式值得推荐吗?等到有了症状再去医院,是不是风险很高?况且现在有消息称这种病毒即便在没有症状的潜伏期也可能传染。您怎么看?

A. 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等病毒感染和一般的高血压等慢性病不一样。与非流行区的人群相比,疫区的每一个人,其带病毒及发病的概率非常高,需要自我隔离。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其他细菌等的多重感染。避免劳累,保持睡眠,增加抵抗力,努力做到即使带病毒了也不发病的状态,直至体内免疫力消灭掉侵入体内的全部病毒。同时也避免了被称为病毒散发者而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根据日本的《感染症法》和《检疫法》,在海关可对指定感染症疑似病人强制进行检查,被确诊后,就可以拒绝入境。另外,进入日本后,如有发烧等不适,可给酒店柜台或者当地保健所打电话或给厚生劳动省打热线电话,在房间内听候指示。

Q5. 疫苗被认为是抑制这次病毒疫情最有效的办法。日前有报道称,浙江疾控中心成功地分离了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有专家表示“最快一个月能研制出疫苗”。疫苗抗击病毒的原理是什么?这是否可以说一个多月之后,疫情会很好地得到抑制?

A. 如图1所示,抑制感染的成立,对三个要素都要采取措施。疫苗只是刺激和增强个体和群体免疫力的一种方式,人体需要2-3周才产生抗体,花时间。在目前的情况下,最直接、最有效的控制办法就是隔离。与此同时,提高全民的抵抗力,并尽快找出动物与人之间的生态传播链条。

中国及时发现和分离出来了2019-nCoV活病毒,为疫苗的研究创造了条件。疫苗的研究要在大人群中进行1期,2期和3期的临床试验,来判定其安全性和效果后,才能正式开始生产制造,并且开发制造流程和质量管理也需要时间。一个疫苗从开始研发到实际应用需要10-15年时间,花费约数亿美元或日元。即便实际应用了,但对变异的病毒是否充分有效,还是未知数。

据说在12月初就发现了此病毒的感染,所以有一部分人的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這样人群全体的抵抗力就增强了。今后疫情的控制不是一种因素所能决定的,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果。

Q6. 您预测疫情今后会如何发展?有人将本次疫情与2003年的SARS作对比,称这种冠状病毒是怕高温的,到4、5月份天气暖和的时候,疫情自然会缓解。您怎么看?

A. 病毒感染有季节的特点。有的病毒是冬季易发病,有的是春季易发病,有的是秋季易发病,有的是冬季易发病。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看来也是冬季发病多,有可能随着季节变化会缓解。到4、5月份时,国内很多人将产生体内抗体,会具有人群整体抵抗力。但是,同一种病毒,不同病毒株的季节特点也会不一样。只靠天气转暖也不行,比如在热带也有流感流行,还是个人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和整顿环境卫生比较重要。

Q7. 戴口罩被认为是当前有效防止感染的方式。如何正确戴口罩、如何选择口罩,您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日本市面上销售的“防尘、防PM2.5、防感冒”口罩就可以吗?

A. 需要强调的是,戴口罩很重要,但这只是切断感染途径的方法之一。如图1所示,还需要增强抵抗力,控制感染的源头。根据目的不同,口罩的种类很多,从形状到过滤的程度也多种多样。如果是正规生产的,防病毒的即可。如果想代用,可以看产品说明来判断。有条件时,每4个小时更换一个。若反复使用,容易将口罩的正反颠倒。最需要说明的是,戴口罩时要口鼻全覆盖,這是最基本的地方。

Q8. 与国内相比,日本的情况目前还不是很严重,社会正常运行,很多人没有戴口罩出行。目前我们在日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也应该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吗?

A. 日本社会整体的教育水平比较高,卫生条件也比较好。日本虽然属于自然灾害多的国家,但对于突发事态,国民整体相当冷静,心理方面比较成熟。在日本每年冬季流感流行时,根据疫情发展,依照《学校保健安全法》,时常发生临时休业,就是俗称的封锁班级,封锁年级或封锁学校,回家隔离数日,从小就经过这种教育和训练。而且各个自治体经常进行突发事件的训练,這这一点值得学习。对于预防病毒感染,做法是没有国界的。

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外出时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手纸捂住口鼻,不让飞沫飞散。没有手纸时,用臂弯处衣物遮住口鼻。用消毒液消毒日常用品,换空气通风。保持冷静乐观情绪,不信听谣言,维持心理健康。每天有充足的睡眠等等。

近年来很多新的病毒传染病都是人畜共同感染。从现在大环境的背景来讲,一是地球变暖效应,使得生态发生了变化。二是森林减少,使得人类接触森林内的动物及微生物的机会增加。三是人们在饱食的时代,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接触和进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动物。这三种情况使得人类接触未知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四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于未知病毒或者变异病毒还没有产生抵抗机能,所以病情容易加重。五是在交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数小时之内,随着人和物的移动,疫情就会传到很远的地方。所以,一旦发现有此类情况发生了,就要尽快采取措施,以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人类与病毒共同生存,演化至今,病毒有时会帮助人类获得某种机能,某些基因治疗就是利用了病毒感染的这一特征。这是题外话,不多描述了。

最后,让我们记住One Health(共同健康)這个概念,就是面对共同生存于這个世界上的人类与动物健康时,要转换思维,要想到一体防疫,多种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在当地,在所在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彼此合作努力,致力于维护一个利于人类和动物,以及我们环境的的最佳健康卫生(One World,One Health)。

致谢:

感谢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牛岛广治(Ushijima Hiroshi)先生和中国北京市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专家朱宗涵先生给予的专业指导,感谢李理心医师的宝贵意见。

https://mp.weixin.qq.com/s/81XJndNqsLDjOylj-pr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