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診療院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取象比类与中医思维
博客分类 中医智慧和实例
中华文化的意象思维在古代得到特别的发展而早熟,《周易·系辞传》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象”字有三重涵义:一指事物可以感知的现象,包括肉眼可以看见的物象和虽肉眼无法看见但可以感知的物象;二指摹拟的象征性符号,如卦象、爻象;三指取象、象征,为动词意。“意”是“象”所象征的事物蕴涵的特性和规律。就“象”与“意”的关系而言,意为象之体,象为意之用;象从意,意主象。意象思维的含义在于:一方面它通过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去理解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带有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联系。

传统哲学的意象思维渗透到《内经》中,成为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取象比类”之谓,语出《周易》,为易学、五行的重要研习方法之一。世间万物,凡物皆有阴阳,有阴阳则有交感,有交感则必“同气相求,物以类聚”,故称为“以类万物之情”。即能自己看到、理解的,就按自己看到、理解的分析;不能看到的,就按与它相似的情况进行分析。中医将事物按照不同的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划归于木、火、土、金、水五种无形的类别中,借以阐述、辨别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人体与外界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故以天人合一谓之。

中医诊病,多自“取象比类”之法。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经云“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如《灵枢·本脏篇》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望,具体就是看五官:看眼睛是否有神,眼白是否有异常;舌头是否过红,舌苔颜色是白还是黄,口腔过红或过白;鼻涕是稀还是稠,是黄色还是白色;耳朵外形、性状,主要看耳轮,耳轮肉厚的,肾先天就比较好。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正常国人面色微黄,红润有泽,若出现异常色泽称为病色,常见的如白色,主虚主寒,主失血;黄色,主虚主湿;青色,主寒主瘀主痛,主小儿惊风;红色,主热;黑色,主肾虚。望形态是指望形体和动态,如形肥食少为脾虚有痰;形瘦善饥,为胃中有火;踯(音zhí意为徘徊)卧喜静,多属寒证;烦躁喜动,多属热证;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是喘证;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是痉病;久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是危重证候。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现今中医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问寒热,如恶寒、手脚冰凉,多数情况下当为阳蓄内热,万不可轻言为阳虚、寒证。想当我们发热时,往往表现为恶寒;雪窖冰天的腊冬,井中之水却是温热的;蝉鸣阵阵之伏天,井水反是寒彻渗骨。 此天地一理亦是可知。

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即所谓“独取寸口”。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动脉,而手太阴起于中焦,故《素问·五藏别论》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依靠脾胃输送水谷精微来供养的,胃气的强弱对脏腑精气之盛衰有直接的影响,胃气在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寸口与胃气关系密切,胃气盛衰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到寸口脉上来。寸关尺部位,《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候肺,关脉候脾,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候下(躯体下部)”的取象比类原则。

古人用药遣方,精琢药物的生长习性、气机变化,并非什么化学成分、有效元素之类,一般为:一取其意,如梨长得像子宫,对女性子宫有益,但意分离,故孕妇忌;雨水取其沉降之意;沸水(滚水),病滚开(离开)等等。二得其形,如诸豆形肖肾,故益于先天;食水果易泻,取其重坠之意。三观其色,如红色补心、白色补肺、黄色补脾、黑色补肾、青色补肝等。

首言取其意者,如阿胶是驴皮熬的胶质,固摄能力最强,古人认为驴子的性格倔强,其皮所熬出来的胶质便具有倔强的固摄能力,用它来摄血效果非凡,后来讲其功效衍生,变成所谓“补血” 。张子和有言:“气血流通方为补!”阿胶并无帮助气血流通的作用,反而易致气血凝滞,因此不能单纯用来“补血”。又如古人发现鸡不断地吞食碎石子来帮助消化食物,无小便,故认为鸡内金可用于消化不良、遗精、遗尿、盗汗等症,效果极佳,因而以“金”命名。王好古对蝉蜕去翳膜的解释:“取其蜕义也!” 取象比类思维认为蝉昼鸣夜息,故蝉蜕止小儿夜啼,蝉鸣声音响亮而蝉蜕能治声嘶音哑。

又如灸法的产生与机理,廖育群在《医者意也》中认为:“火是鬼神所畏,用火灸含有驱逐鬼神之意” 。此外还应注意到,这一治疗行为的主角,也许既非“火”也非“热”,而是“烟”。因在古人的头脑中,对烟的作用有着特殊的思考:灵魂、鬼物等不可见之“物” 运动的通路。这也就是说,以火接近人体或某一患处进行治疗,含有令致病之“物”循人为制造的通路——烟,离去的意思。治失眠之“半夏秫米汤”为《内经》仅有十方之一,专为不寐而设: “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千里之外流水、扬之万遍,盖取其流动之意;苇为空心管状有通达之性;秫米汤汁有黏滑的性质;半夏到了六月份,渐成熟枯萎而具有强烈的潜阳入阴之功效。古人从取象比类思维,认为阴阳之气不通达,阳不入阴,故不寐,取其通达滑利、引阳入阴而黏吸,使其不逸。先贤制方遣药之真意当如此而妙。

次取其形,但凡“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等质重者大多是沉降药。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

如江海涛在《药性琐谈》中说龟板和鳖甲的区别:“二者都是滋阴的常用药物,龟上下都有甲,只露出四肢、头尾,可见它封固得很严实,所以是阴中之阴。鳖只有上甲没有下甲。龟就像很结实的一块坚冰,鳖在很久以前也似一块坚冰的,但因其性属阴中之阳,阳气要破阴而出,也就是要融化坚冰,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把下面的一半冰融化掉了,所以变成只有上甲,并且我们知道鳖甲的四周有裙边,质地比较柔软,这就像是冰水混合物,介乎于冰水之间,是将要融化还没完全融化的状态。龟性喜阴,最喜欢待在墙角等暗无天日的地方,把它放在地上,它准往沙发底下、床下爬;鳖的习性是喜阳怕阴、喜温怕寒,鳖在晴天丽日时,喜欢在阳光下晒背,进行日光浴,直到背甲上水份干涸为止,俗称 晒壳。乌龟性情温和,相互间无咬斗;鳖就不同了,常常相互撕咬。种种习性都证明了龟与鳖偏阴偏阳的不同。乌龟的背甲隆起像天,腹甲平坦,好似大地,四条腿做擎天柱,仿佛背负着天地一般,因此,乌龟被认为是可以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灵物。” 又如秦艽又名麻花艽,在生长时有一股拧劲,造就它长成后就像麻花一样,藉种拧劲疏通经络就和直通完全不一样了。芦根,生于湿地,茎叶似竹,节间中空,故其性凉能生津除烦,有止呕作用,且其质地中空,具有通达之性,能“除恶阻之阻”和“清郁热之烦”,且非常安全。常遇初孕妇女,妊娠恶阻,食入即吐,因孕妇用药须慎,芦根非常安全,临床日一把,常有一剂知、三剂已之功。

取其色,如赤芍红色入血分而清热凉血祛瘀;栀子色红入心泻火除烦;猪苓色黑直入肾渗湿利水;百合色白故可入太阴肺等。

中医遣方,自当取象比类。

如谢映庐治火衰目盲案:六旬男,形体素虚,今秋忽目视不清,至夜直不见物,来寓索补水之方。余视其面色萎黄,形容憔悴,知由忧思抑郁损伤心脾所致。夫水能鉴物,而火能烛物,今至夜不见,则无火不能烛物可知。“夫心为阳而居上,心火过亢,则多妄见;心火衰微,则不能烛照,故至夜如盲也。”故与理中加故纸、益智,间进归脾数十剂,仍获复明矣。

次如林沛湘治壮热案:发烧一月余,诸多权威西医会诊,用过多抗菌素,亦服过不少中药,但体温始终不降。如此学院属下名老中医皆请去大会诊,林老亦在其中。名老荟萃,各抒己见,正当大家聚精会神辨证分析时,林老注意到病人一特殊举动——时值暑热,病人拿开水瓶将水倒入杯后,直接喝下去了。难道开水瓶装的是温水?林老悄悄触摸刚喝过水的杯子,还烫手。大热天喝烫水,若非体内大寒则绝不可能,仅此一点,足矣,林老于是力排众议,以少阴病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论治,处大剂四逆汤加味,遣大辛大热之附子、干姜、肉桂,服汤一剂而体温大降,几帖后体温复常。

又,赵绍琴治尿闭案:尿闭多日,多方治疗未效,依赖导尿管,十分痛苦,请赵老救他一命。赵老处方:苏叶、杏仁、枇杷叶各十克,水煎服,事后病人专程告知,药后小便即通。清代名医舒驰远医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子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之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舒先生视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此寒伤太阳之营,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使温覆,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此二治例皆上工之术,谓 “提壶揭盖”法,针对癃闭、便秘,甚者难产,应用宣肺发汗之类药物,轻启肺“盖”,则上下宣达,如此前后二阴自会畅通。

再,何绍奇《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中一案:二十余年前,有工人张某携女求诊,云偶然发现其女左眼珠上有一芝麻大小之凹陷,不知为何病?余视之,乃角膜溃疡,然素无经验,以此见辞,又碍于面子,是故欲言又忍,勉力拟出一清热解毒方,杂以菊花、密蒙花、谷精草、石决明之类眼科套药,许以服药后再商。服数剂无寸效,彼乃另延眼科名医王汝顺先生诊治,王为处补中益气汤十剂。其时余年轻气盛,想溃疡乃炎症所致,安可用补,颇不以为然。不意服完药后,溃疡竟愈,乃俯首心折求教于王老。王曰:“溃疡云云,余所不知,余但知‘陷者升之’四字而已。”

中医的取象比类思维,如在野外看见很多植物,未必能叫上名字,但可据它的四气五味、形状、颜色及生长环境等,确实能判断出治什么病,故中医的核心在于她的思维方式。经典当然要熟读,但并非寻行数墨、皓首穷经而死于句下,关键是通过读经去参悟先贤们欲用经典文章来告诉我们其背后的道理,这才是最主要的。就像慧能师的“指月之说”所蕴含之意:真理和文字其实是没有关系的,如若能明了万物之象,则中医的治病之法也自会迎刃而解。

https://mp.weixin.qq.com/s/3zAc2AGeAx5qCtlnADWKVg
2019-06-30